近日,中國科學院科研團隊在利用低溫等離子體技術降解抗生素的研究領域取得顯著進展,這一突破性成果將為水污染治理和環境保護開辟新的技術路徑。
抗生素濫用導致的微生物耐藥性已成為全球性公共衛生問題,而傳統污水處理工藝對殘留抗生素的去除效率有限。中科院研究團隊創新性地采用低溫等離子體技術,通過產生高能電子、自由基等活性物質,成功實現了對多種常見抗生素的高效降解。
研究顯示,該技術對四環素類、氟喹諾酮類等常見抗生素的降解率可達95%以上,遠高于傳統處理方法。特別值得關注的是,低溫等離子體技術在降解過程中不會產生有毒副產物,且能耗相對較低,具備大規模工程化應用的潛力。
該研究成果已通過嚴格的工程和技術研究驗證,并進入試驗發展階段。研究團隊正在優化反應器設計和工藝參數,致力于提升處理效率并降低運營成本。這項技術的成功開發,不僅為抗生素污染治理提供了創新解決方案,也為等離子體技術在環境工程領域的應用拓展了新的方向。
業內專家認為,這一技術突破標志著我國在高級氧化技術領域已達到國際先進水平,未來有望在醫療廢水處理、制藥工業廢水治理等領域發揮重要作用,為構建綠色、可持續的發展模式提供有力技術支撐。
如若轉載,請注明出處:http://www.wushenyin.com/product/864.html
更新時間:2025-11-17 17:09:36